据国外媒体报道,LG电池在美国的电池工厂采用了一种新的锂离子电池脱气工艺,以提高电池产量和生产效率。LG电池美国工厂是一家重要的软包装电池制造商。最初的生产工艺是将电极材料层压包装,然后焊接电极,用铝塑薄膜包装,注入电解液并排出内部多余的气体,最后密封。但是,这个过程会导致电池内部排气不完全,导致成品率低。
锂离子电池的加工工艺比较复杂,重要加工工艺流程重要涵盖电极制作的搅拌涂布阶段(前段)、电芯合成的卷绕注液阶段(中段),以及化成封装的包装检测阶段(后段),价值量(采购金额)占比约为(35~40%):(30~35)%:(30~35)%。差异重要来自于设备供应商不同、进口/国产比例差异等,工艺流程基本一致,价值量占比有偏差但总体符合该比例。
4月7日,工信部公布《工业和信息化部2021年规章制定工作计划》,将加快审核或起草《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办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修订)等8个项目。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在城市中驾驶纯电动汽车。随着用户的增加,对充电桩的需求也在迅速上升,快速充电成为很多车主在使用纯电动汽车时的核心需求之一。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很多车主也担心多频快充,会不会加速动力锂电池的损耗,降低其使用寿命?那么真实情况是怎样的呢?
满足车载产品的需求特点,主要分为结构、电气设计、热设计、安全。根据电池的要求,给予足够的压缩力。经过这样的压缩,就会说整个电池,无论是软包还是硬壳,都可以有效防止电池膨胀,在生活中支撑。
锂离子电池模组由锂离子电芯、保护板(BMS)、结构件及辅料等构成。电芯由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导电剂、粘结剂、极耳、铝塑膜等原材料构成。其中,正极、负极、电解液、隔膜俗称四大材料,是锂电池电芯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保护板主要材料是 PCB/FPC、IC、连接器、电容电阻等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的材料主要是塑胶原料。辅料则包含胶纸、标签等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