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能源中心与电力负荷中心距离较远,电力系统一直遵循大电网、大电机的发展方向,以集中输配的模式运行。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储能技术的应用前景广阔。国家电网公司近期确定的智能电网重点投资领域包括大量储能应用领域,如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中的储能技术项目、配电领域的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等。
储能技术的重要应用方向有: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互补系统组成的局域网用于偏远地区、工厂、办公楼供电;作为通信系统中的不间断电源和应急电源系统;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并网电能质量的调整;作为大规模蓄电和负荷调峰的手段;电动汽车储能装置;(作为国家重要部门的大型备用电源等。
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安全性好、高效、清洁、环保、寿命长、成本低、能量密度高的储能技术将不断涌现,必将带动整个电力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促进大容量储能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储能和新能源开发同步规划。按照实现整个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最佳效率的原则,在规划新能源发电和电网输电线路的同时,提出相应的储能解决方案,明确储能的发展规模和建设面积。
2)执行峰谷电价和储能电价政策。不同地区的峰谷电价可能不同,但要尽量为调峰填载和储能投资创造更大的空间。
3)规范新能源发电和并网管理的技术要求。国家应出台新能源并网强制性技术标准,建立强制性并网认证和检测制度。实施新能源发电产量短期预测报告制度,提高短期预测能力和水平。电网公司要及时足额接收符合入网要求的电能,有选择地接收电能质量差、发电量预测误差大的新能源发电,并建立相应的惩罚机制。
4)鼓励投资者分散投资。在理顺投资回报机制、规范并网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发电企业、电网公司、客户、第三方独立储能公司等任何合格投资者投资建设储能装置。
5)加紧安排若干储能示范项目。通过多个储能示范项目的实施,将为储能公司提供重要的工程实践机会,为未来储能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积累技术数据和运营相关经验。在示范工程中,应考虑各种储能技术的性能,在综合评估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用途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前期示范项目可结合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探索储能技术应用于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6)加大大容量储能技术研发投入,鼓励储能技术多元化发展。储能技术的研究要走在需求发展的前面,不能等到瓶颈出现才考虑加大投入。此外,应进一步加大储能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鼓励原始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应用应纳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目前没有一种储能技术完全胜任各种应用领域的要求,所以在支持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等关键技术的同时,也要鼓励和支持其他储能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