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解决动力锂离子电池在车辆使用中的一致性问题,保证车辆的整体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对动力锂离子电池进行高效的管理和控制。电池管理系统,即BMS,是必不可少的。BMS是管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技术,但与国外使用的主动平衡法相比,国内大部分厂商提供的BMS采用的是被动平衡法。为什么不采用主动均衡?一个原因可能是成本,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技术达不到。
中国与国外在产品技术能力上的差距,将使其难以满足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实际应用需求。大多数人认为特斯拉的力量在于BMS,包括我自己。但是,它忽略了为什么特斯拉电池选择松下18650,因为18650的一致性和安全性已经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因为电池组的整体性能还是取决于单体电池,所以不是BMS能解决单体电池的本质。目前BMS的部分功能是弥补电池的性能缺点。如果用没有核心算法技术的BMS来协调管理电池,电池效率会大大降低。
电动汽车的三大控制与国外相比,电机和电控技术也有很大差距。电机能效执行标准、技术开发能力和工艺水平存在诸多问题。然而,几乎所有的电子控制系统都不是独立开发的。电动车的基础还是来自传统汽车。虽然没有发动机,但电机控制的差距仍然很大。这些问题不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事实上,电动汽车的技术发展并不在同一起跑线上。
其他相关技术和部件的开发是基于动力锂离子电池,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效率。电动车是一个整体,电池、电机、电控三位一体让每一部分都有最好的技术,如果两边都有短板,电动车的发展就会不平衡。《我国制造2025技术发展路线》年提出重点推进电机、电池、逆变器等关键核心部件自主化,满足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包括车辆集成技术:突破多信息集成、以能源管理为核心的车辆智能控制技术、电力系统电气化高度集成等技术难题。电驱动系统技术:突破电机与传动装置、逆变器、高度集成电驱动系统专用变速器等技术难题。以及储能系统技术:突破宽温、长寿寿命、全固态电池、低成本、高集成化电池管理等技术难题。
其实我们的新能源汽车能走多远,取决于各种技术的综合发展水平,但最终还是要看电池。谁掌握了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未来。